芎林廣福宮
廟宇介紹-芎林廣福宮
「廣福宮」位於新竹縣芎林鄉,創建於清嘉慶5年(西元1800年),距今已有220年的歷史了,主祀三山國王,為芎林地區的信仰中心之一。乾隆49年(1784年)姜勝智等人迎請源自原鄉廣東省揭揚縣的守護神-三山國王,於今之石潭村創建簡陋廟舍,名之為「福昌宮」。嘉慶5年(西元1800年),劉承豪與姜勝智等人,有感於九芎林能夠開闢建庄,實乃三山國王神靈庇佑之故。於是邀集地方信士,集資興建廟舍,名之為「廣福宮」。清道光元年(西元1821年),因芎林發展迅速,舊廟顯得破舊狹隘,於是倡議改建。後再經幾次改建,民國80年(西元1991年)再度重建,始得今廟貌。
所謂「三山國王」即巾山國王、明山國王與獨山國王等三位山神,源自於廣東省潮洲府揭陽縣霖田都阿婆墟。芎林的先民主要來自於廣東省潮洲府的大埔、饒平與揭揚縣,嘉應州的鎮平(蕉嶺)與長樂(五華)縣及惠州府的陸豐等縣。全鄉客籍住民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,信仰來自原鄉的三山國王是很自然的。在芎林,有廣福宮、福昌宮與惠和宮等三座廟宇以「三山國王」為主祀神明,這些廟宇,民間俗稱「王爺廟」,其中廣福宮的信眾涵蓋芎林、文林、新鳳、中坑、水坑、上山、下山等七村,是芎林鄉內活動力最強的廟宇,許多重要慶典或祭祀活動,以它為中心。
另外寺廟有提供點光明燈,是一種平安燈的概念,在農曆春節,向信徒捐獻點燈的香火錢,將燈火點在佛像旁,有前途閃耀、祈求健康的意思。有些寺廟會將犯太歲的人姓名寫在光明燈上,以求安太歲、平安祥和,不僅是犯太歲的人可以點燈,一般人還可以點燈祈求平安、姻緣、財利等等...燈種。以往的點燈活動多半是蠟燭或油燈,以及人力換名牌,有大量燃煙和沒辦法長久光明跟工安風險的缺點,現在本廟是使用電子光明燈,可線上點燈服務,不僅能長保光明,更是方便環保的事情喔!
(部分圖片取至寺廟官網、網路資訊,如禁止使用請通知我們,將立即移除,謝謝)
文玄國寶光明燈
文玄企業股份有限公司